慈云寺塔和望夫塔(慈云寺简介)
一、苏州吴江震泽镇慈云寺塔介绍
1、慈云寺塔,俗呼望夫塔,位于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东宝塔街111号。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据《吴江县志》记载,慈云禅寺和塔建设于孙吴赤乌年间(238-249年)。一说其初建无考。寺塔均重建于南宋咸淳中,寺旧名广济,明代天顺年间改今名。慈云寺塔是寺中现今唯一遗存的建筑。
3、慈云寺塔是一座砖身木檐楼阁式建筑结构的塔,总高三十八点四四米,六面五级,由塔壁、回廊、塔心组成。自第二层起每层施平座腰檐,并辟有壶门三,开门方向上下相闪。塔内的第四、五层有楠木刹柱直透顶端。塔刹约为塔高的四分之一,由铁质覆钵、仰莲、五重相轮、宝盖、宝珠、受花和铜质宝瓶组成。仰莲上有明万历五年(1577)修缮时的镌刻文字;宝瓶呈葫芦状,造型精美;铁链分系六角,角端挂有铜铃,铃称檐马,俗呼惊鸟,风过铃响,回荡空中。塔外观翼角轻举,玲珑挺秀,塔内置有楼梯,可登临。其塔身底层一些构件的作法为宋塔形制,证明此塔主体为南宋遗存。
4、此塔为《震泽八景》之“慈云夕照”。慈云寺塔经明、清、民国,以及1954年、1982年、1998年、2011年历次修缮。1957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予以再修,再次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2013年5月晋级为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5、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二、震泽慈云宝塔的简介
1、慈云寺塔“四面湖光绕,中流塔影悬”,被誉为吴中胜的慈云寺塔,座落在震泽镇东。寺始建于南宋咸淳中,旧名广济,明天顺中改今名,是吴江历史上规模较大工业的佛寺之一,慈云寺塔是寺中现今唯一遗存的建筑。其初建无考,后经明、清、民国,以及一九五四年和一九八二年历次修缮。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慈云寺塔是一座砖身木檐楼阁式塔,总高三十八点四四米,六面五级,由塔壁、回廊、塔心组成。自第二层起每层施平座腰檐,并辟有壶门三,开门方向上下相闪。塔内的第四、五层有楠木刹柱直透顶端。塔刹约为塔高的四分之一,由铁质覆钵、仰莲、五重相轮、宝盖、宝珠、受花和铜质宝瓶组成。仰莲上有明万历五年(一五七七年)修缮时的镌刻文字。宝瓶呈葫芦状,造型精美,塔身除底层一些构件的作法接近宋塔形制外,整体风貌皆为明代建筑形式。
3、慈云寺塔外观翼角轻举,玲珑挺秀,塔内置有楼梯,可登临。为吴江八景之一“慈云夕照”,关于慈云寺塔为何又叫“望夫塔”的美丽传说,平添无限情趣。在塔的东南隅有一座为纪念大禹治水而于清乾隆时建造的单孔拱形石桥——禹迹桥,与宝塔互成呼应,构成了“拱桥塔影”这一水乡特有的自然景观。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