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推荐阅读

奥斯曼帝国苏丹(统治者苏丹)

奥斯曼帝国苏丹(统治者苏丹)

大家好,关于奥斯曼帝国苏丹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统治者苏丹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奥斯曼帝国的第三十一任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1823年4月23或25日-1861年6月25日,奥斯曼土耳其语:عبدالمجيداول)。是奥斯曼帝国的第三十一任苏丹(1839年7月2日-1861年6月25日在位),同时兼任***政治、宗教的领袖哈里发。在位期间推行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使奥斯曼帝国现代化。后于克里米亚战争中联合英法共同击败了俄国。而在1856年的巴黎会议中,奥斯曼则被正式承以为欧洲国家。此后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被授予了嘉德勋章,成为第717位骑士。1861年6月25日因结核病逝于伊斯坦布林,终年39岁。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在位期间面对帝国各地民族主义运动的挑战。他尝试推行奥斯曼主义以提高分离主义者对帝国的归属感,以遏止民族主义运动。尽管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推行新的法例及改革,致力将国内非***及非土耳其人融合到奥斯曼帝国的社会,但这些举措都未能成功。

他亦尝试巩固与西欧主要势力的关系,即英国、法国,并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与其并肩作战,对抗俄国。在1856年3月30日的巴黎会议里,奥斯曼帝国被承以为欧洲国家。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最大的成就是推行坦志麦特改革,该改革由其父马哈茂德二世开始制定,这个改革涉及到政治、经济等一系列方面,结果成功使奥斯曼帝国于1876年实现了现代化。

后因结核于1861年逝世,终年39岁。死后由其弟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继位。

人物生平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生于伊斯坦布林比锡达斯的萨希尔宫或托卡比皇宫,他的妈妈是马哈茂德二世的第二任妻子,即苏丹皇太后贝兹米雅莱姆,原名苏茜(1807年-1852年),是一位俄国犹太人。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接受欧式教育,能操流利法语,对文学及古典音乐尤感兴趣,这与继任的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相似。与父亲马哈茂德一样,

他主张改革,并获得一些开明的维奇尔支援,如穆斯塔法·雷斯特·帕夏、阿里·帕夏及福阿德·帕夏。他在任时须与反对改革的保守派周旋。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是第一位会在特设的日子,往往是星期五,亲自处理公众的申诉的苏丹。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亲自出巡帝国各地,视察坦志麦特改革的成效。他在1844年到过伊兹密特、穆丹亚、布林萨、盖利博卢半岛、恰纳卡莱、利姆诺斯岛、莱斯博斯岛及希俄斯,在1846年巡视巴尔干半岛各省。

统治初期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继位后,奥斯曼帝国正处于重要关头。正当父亲的死讯正在传达至伊斯坦布林之际,奥斯曼帝国军在尼济普被叛变的埃及总督***·阿里击败。同时,***·阿里讹称亚历山大港已被苏丹的顾问卖给俄国,使艾哈迈德·费夫齐·帕夏将港***给对方,奥斯曼帝国的舰队正赶往亚历山大港。在欧洲势力的介入下,***·阿里被迫妥协,奥斯曼帝国免于受到进一步攻击,并重新占据叙利亚、黎巴嫩及巴勒斯坦。

推行改革

为了履行父亲的遗志,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马上着手推行改革。1839年11月颁布的法令哈特-艾·沙里夫,又称坦志麦特化曼尼,落实了改革的实施。1856年2月颁布的法令哈特-艾·于马云(Hatt-ı Hümayun)在克里米亚战争接近结束时被追加入哈特-艾·沙里夫。法令订明,苏丹每一位国民的性命和财产都应得到保障,税项必须合理征收,以正义公平的原则管治,所有人都应有宗教自由及相对的民权。这与***的管治阶层及阿訇完全牴触。在一些偏远地区,法令强制执行,导致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在任时爆发了多次叛变。

1847年,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在贝拉贝伊皇宫将电报的专利权颁授给萨缪尔·摩尔斯,苏丹也亲自试用过这新发明。

1849年,拉约什·科苏特等人在匈牙利起义失败后向土耳其寻求庇护。奥地利及俄国要求苏丹交出他们,为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拒绝。

对俄战争

帝国的虚弱招致了邻国的贪婪,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早在英国访问的时候就叫嚣要瓜分这个西亚病夫了。而收容拉约什·科苏特和约瑟夫·贝姆等人的行为,更加引起了俄国的

不满。俄国为挑起争端,向奥斯曼帝国提出为在帝国境内建立东正教徒保护地的要求,为帝国***所拒绝,俄国以此作为采取军事行动的理由。占领土耳其的附庸国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公国。1853年10月4日,土在英、法支援下对俄宣战。同年11月,俄舰队在锡诺普海战攻击土舰队。1854年1月,英、法舰队驶入黑海,并于3月27~28日先后对俄宣战。此时撒丁王国也与法缔盟,于1855年1月对俄宣战。战争的结果,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俄国黑海舰队全部覆灭,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杀,奥斯曼帝国靠结盟而赢得了战争。[1]

1854年8月25日,奥斯曼帝国获得首笔外国贷款,紧接着贷款而来的就是西方商品潮水般的涌入。这些使小农经济进一步破产。

1856年,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被授以嘉德勋章,成为第717位骑士。此外,他又被授以塔与剑勋章,成为第52位大十字。

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在1861年6月25日在伊斯坦布林逝世,死于结核病,终年39岁,遗体葬在伊斯坦布林。其弟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继位,他是当时奥斯曼家族里最年长的。

奥斯曼帝国的后宫为苏丹服务的方式不止一种

奥斯曼帝国的后宫是苏丹的妻子、仆人和妃嫔的***,他们有时有数百人.

有的只是玩物,有的是用来制作后嗣的,有的则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影响力,“后宫”这个词让人想起一个房间里挤满了美女的形象,她们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在性方面取悦俘虏他们的人.

这幅图像可能是受到16世纪和17世纪奥斯曼帝国后宫的启发.

然而,后宫不仅仅是苏丹的性玩物在1299至1920年间,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后宫由妻子、仆人、苏丹的女性亲属和妾组成.

后宫里的女人扮演的角色比单纯招待苏丹要重要得多,有些人参与了统治强大的奥斯曼帝国.

在一个被称为“妇女统治”或卡迪纳尔苏丹国的时期,妇女的后宫在奥斯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导致她们获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的权力.

后宫,费尔南多公地(公共领域),后宫是苏丹权力和财富的最终象征.

他对妇女和太监的所有权,主要是作为奴隶,显示了他的财富和能力.

在土耳其社会引入了后宫制度,并采用了***教,在***哈里发的影响下,奥斯曼试图效仿.

大多数男人和女人在后宫购买奴隶,以确保服从,但是有些人仍然是自由的.

主要的妻子,特别是那些为巩固个人和王朝联盟而结婚的妻子是自由女性.

奴隶和自由的男女都在后宫接受教育.

在他们各自的教育结束后,男人和女人将结为夫妻.

随后,这些男子将被派到帝国各省担任行政职务,由于这种做法,只有少数妇女被选为苏丹后妃的一部分.

这群妇女由瓦利德苏丹统治,典型的是苏丹自己的母亲.

甚至会有更少的女性被选为苏丹的最爱,或者哈塞基人.

即使是这些妇女也可以被选择结婚或作为礼物送给奥斯曼帝国的精英们,也就是说,如果她们没有与苏丹本人发生过性关系的话,约瑟夫·希梅尔(Joseph Himmel)于1921年著《多萝瑟姆》(Dorotheum).

显示了在一个后宫(公共领域)的等级制度,在后宫中最有权势的女人,瓦利德苏丹,将是一个妻子或妾的苏丹的父亲,并将上升到最高级别在后宫内.

没有瓦利德苏丹和太监的许可,任何女法官都不能离开或进入后宫法庭会直接回答她的.

瓦利德苏丹还负责教育儿子了解错综复杂的国家政治.

她还经常被要求干涉她儿子作为朝廷成员的决定,后宫中的第二大权贵是后妃,她们通过等级晋升,获得了戈兹德(最受欢迎的)、伊克巴尔(幸运的)或卡德恩(女人/妻子)的头衔.

传统上,苏丹只能把这四个作为他的宠儿,在后宫等级制度中,他们的等级相当于苏丹的合法妻子.

他们被授予宫殿内的公寓,以及仆人和太监,埃姆图拉·拉比娅·居尔努苏尔坦的肖像,奥斯曼帝国的瓦利德·苏尔坦,1695-1715年.

她是最后一个合法嫁给奥斯曼苏丹的王妃.

(公共领域)在习惯上,后妃和合法妻子一起被用于生殖.

它用来强调苏丹的父权制权力.

然而,奴隶妇女与合法妻子不同,没有公认的血统,合法妻子在提升自己的儿子方面恐怕有既得利益,导致对苏丹不忠.

所以,妃嫔在生儿子的事上,是更可信的,因为他们对子女的升迁不感兴趣,因为这样也就没有儿子了作为母亲对他们的影响.

通过这种做法,妾被视为更合法的儿子来源,因为没有机会背叛妻子.

虽然妃嫔们可以得到苏丹的青睐,但他们永远无法在政治上上台,也无法在皇室、后宫、列赫内特和兰德洛克明信片(公共领域)内获得合法性,而这些妇女在后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们只是等式的一半.

太监是后宫不可或缺的另一半.

太监被认为比男人少,因为他们的生殖器被肢解.

因此,他们无法受到后宫妇女的诱惑,因此会忠于苏丹,不会对后宫的圣洁构成威胁.

太监往往是奴隶或战俘,在青春期之前就会被***,被判终身奴役.

所有的太监在前往奴隶市场的途中都被俘虏他们的基督教或犹太教徒***,因为***教禁止***,但禁止使用被***的奴隶.

同样,后宫的女奴主要由白人基督教女孩组成,因为***妇女被禁止成为妾,后宫守卫,弗兰克·杜威尼克,大约在1880年(公共领域),后宫里有一个太监等级制度,很像妇女等级制度:第一个是黑人太监,或者叫檀香,而第二层和第三层往往由白人奴隶和太监组成.

这一区别与男性生殖器的残缺程度直接相关,第一类黑太监的***和睾丸都会被切除,而白太监的睾丸和一部分***都会被切除,为后宫服务,保护后宫的妇女.

这些太监将在基兹拉尔阿迦(Kizlar Agha)或“首席黑太监”(chief black eunuch)手下任职.

相反,白人太监将远离女性,并被分配到***内部的角色.

在奥斯曼帝国后期的历史中,后宫被基督教西方浪漫化了.

1861年,陪同丈夫前往君士坦丁堡进行外交访问的法国画家亨丽埃特·布朗(Henriette Browne)在巴黎展出了一幅描绘后宫内部的画作,引起轰动.

与我们对后宫的现代想法不同,这幅画描绘了一个相当温顺的场景,在一排华丽的拱门下,穿着长袍的妇女在聊天,但这被认为是西方第一次看到后宫内部的目击者.

由于这种感觉,后宫一直被视为旅游胜地,直到1920年奥斯曼帝国结束,上图:后宫舞蹈,朱利奥·罗萨蒂(公共领域),作者维罗妮卡·帕克斯(Veronica Parkes),最近毕业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铁卢的威尔弗里德·劳里尔大学(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从事中世纪和古代地中海研究.

在我的研究期间,我是一个历史教授的研究助理,其中包括中世纪拉丁语的转录和翻译,以及收集.阅读Mor.

奥斯曼帝国和德里苏丹最高统治者为啥一样

我猜你问的是“为什么奥斯曼帝国和德里苏丹国最高统治者的称号都一样”。

我们是中国人,下回问问题时,请把中国话说完整了,让人看得明白,不会产生歧义。

苏丹,拉丁文写作Sulṭān。苏丹是伊斯兰教国家中类似“总督”的一种职位。在伊斯兰世界,最早的时候,哈里发是最高统治者和教主。但阿拉伯国家土地太辽阔,由哈里发直接管辖不现实,因此哈里发会授权苏丹代替哈里发管理一片区域。随着哈里发的控制力减弱,各地的苏丹实力雄厚,开始走向独立。慢慢地苏丹就成了各国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相当于国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德里苏丹国都是伊斯兰国家。当时哈里发虽然失去了统治权,仅作为伊斯兰教教主,但仍保留其地位。各地掌握实权的统治者就不能取代哈里发,不能用“哈里发”来做自己的称号,退而求其次,用苏丹作为自己的称号。

奥斯曼帝国 苏丹是什么意思

奥斯曼帝国是土耳其的旧称,奥斯曼帝国强盛的时期曾经占领了几乎整个巴尔干半岛、并占据了高加索地区、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希腊大块领土,国土跨越欧亚两个大陆,是当时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广、人口最多、实力最强大的大国之一。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苏丹”,“苏丹”是音译,意思就是“国王”、“皇帝”之类的君主。

关于奥斯曼帝国苏丹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文来源网络